行业动态

ESG(环境、社会、公司治理)介绍

    随着 ESG 认证/评价业务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企业、认证机构询问了解 ESG认证/评价的相关事宜,特别是中国质量协会、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(CNCA)、中国认证认可协会(CCAA)等机构的介入,让我们明显感觉到 ESG距离我们认证行业越来越近了。

    ESG 是环境(Environmental)、社会(Social)和公司治理(Governance)三个概念的汇总,代表了对各种利益相关者福利的衡量框架。这个概念起源于国外,尽管如此,随着国内监管机构、企业、金融机构、媒体以及社会公众等各个领域对 ESG 的关注和接受程度不断提高,尤其是在“双碳”目标的引领下,国内ESG 发展正步入快车道。

    ESG 是一种关于如何发展的价值观。它将目标公司置于相互联系、相互依赖的社会网络之中,将个体活动映射到整个社会网络,将公共利益引入公司价值体系,更加注重公司发展过程中的价值观和行为,以及由此带来的公司与社会价值的共同提升,而非孤立的单一公司的财务结果。在国际资产管理行业,ESG 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投资理念和投资策略。

    ESG 有三个价值支柱:环境责任、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责任

    环境责任是指,公司应当提升生产经营中的环境绩效降低单位产出带来的环境成本;

    社会责任是指,公司应当坚持更高的商业伦理、社会伦理和法律标准,重视与外部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,包括人的权利、相关方利益以及行业生态改进;

    公司治理责任是指,公司应当完善现代企业制度,围绕受托责任合理分配股东、董事会、管理层权力,形成从发展战略到具体行动的科学管理制度体系。

    ESG 在国内外投资行业的重要性近年来呈爆炸式增长,从交易所交易基金和其他作为 ESG 投资进行营销的产品大幅增长就可以看出这一点。伴随着 ESG 投资的普及,企业、投资者、监管方都越来越关注如何量化 ESG,ESG 评级产业应运而生。

当前主流 ESG 评级

    目前国际上绝大多数 ESG 评级往往由第三方评级机构进行。这些机构首先收集整合有关公司 ESG 实践的信息,再通过自身的评价体系对样本公司的环境、社会和公司治理三大组成部分评级。这些信息大部分来自公司自身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、第三方机构报告和新闻调查等。

    一些被业界和学术界广泛使用的 ESG 评级数据包括:明晟(MSCI,之前并购了专注美国公司评级的 KLD)、路孚特(Refinitiv,之前并购了汤森路透的ASSET4)、晨星 Sustainalytics、标普(S&P)Trucost、富时罗素(FTSE Russell)。大部分主流评级都已涵盖了超过全球一万家上市公司。

    国内部分较有影响力的 ESG 评级机构包括社会价值投资联盟、商道融绿、中诚信绿金、中央财经大学绿金、润灵、和讯及华证指数等。

国内 ESG 发展

    2023 年 8 月,国资委办公厅发布《关于转发<央企控股上市公司 ESG 专项报告编制研究>的通知》(简称《通知》),助力央企控股上市公司 ESG(环境、社会、治理)专项报告编制工作。该文件是为落实 2022 年 5 月国资委发布的《提高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》要求,中央企业探索建立健全 ESG 体系,力争到 2023 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 ESG 专项报告披露“全覆盖”。

    《通知》的目的是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编制 ESG 报告提供建议与参考,提升有关专项报告编制质量,为此提供了三个核心附件。

    一是《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 ESG 专项报告编制研究课题相关情况报告》作为总纲,介绍了课题研究背景、过程、成果、特点及预评估等内容。特别强调,ESG 指标选定,既对标了国际通用标准,如 GRI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(第三方评价机构)、TCFD 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(第三方评价机构)、SDGs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(第三方评价机构)、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(第三方评价机构),从理念上与 ISSB(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)新标准保持一致,又充分结合了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要求,设置了“创新发展”“产业转型”“乡村振兴与区域协同发展”等本土化指标。

    二是《央企控股上市公司 ESG 专项报告参考指标体系》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最基础的指标参考。从环境、社会、治理三大维度,构建了 14 个一级指标、45 个二级指标、132 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,全面涵盖环境、社会、治理三大领域所有重点主题,以定量或定性指标的形式将具体管理与实践层层拆解,并提供指标讲解说明,为企业理解指标内涵,开展收集与计算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路径。同时,通过设定“基础披露”与“建议披露”两个披露等级,增强了操作性,具备较好的兼容性。“基础披露”指标是上市公司 ESG 专项报告需包含的基本 ESG指标,均来自于中国证监会、生态环境部、各大交易所等相关部门政策文件及多项国家标准中有关 ESG 的要求,“建议披露”指标为自愿报告的 ESG 指标,主要吸收了 GRI(全球报告倡议组织)、TCFD(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)、SDGs(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)、ISO(国际标准化组织)等国际通用标准对 ESG 的要求,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循序渐进深化 ESG 管理提供了灵活度。

    三是《央企控股上市公司 ESG 专项报告参考模板》提供了 ESG 专项报告的最基础格式参考。既界定了 ESG 专项报告的基本内容,标准化设定 ESG 专项报告框架,便于监管机构、投资者、社会公众等主体的查阅,又明确反映了 ESG 专项报告编制的主要环节和基本流程,便于报告编制机构搜集和整理 ESG 信息、第三方专业机构审验报告以及发布传播 ESG 报告。也就是说,由 10 个一级标题,26 个二级标题以及 2 个参考索引表组成的参考模板,将有效规范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 专项报告编制内容和流程,同时鼓励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在自身可靠性承诺的基础上,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,对 ESG 专项报告进行验证、评价,并且出具评价报告,保障央企控股上市公司 ESG 专项报告的信息真实性与可靠性。

    截至 2023 年 6 月 25 日,沪、深、北三市 A 股上市公司共计 5212 家。其中,上交所上市公司 2221 家,深交所上市公司 2791 家,北交所上市公司共计 200家。截至 2023 年 6 月,共有 1714 家 A 股上市公司发布 2022 年度 ESG 报告,较上年度增长 285 家,发布报告的公司数量占全部 A 股上市公司数量的 32.9%,较上年增长 3.3%。

    其中,上交所的 ESG 报告发布率最高,为 43.2%;其次是深交所,其 ESG 报告发布率为 26.9%。于 2021 年度新成立的北京证券交易所,其 ESG 报告发布率为 1.5%。可以看到,随着 ESG 评级不断推进,ESG 评级有从大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扩散的趋势。

ESG 在认证领域的发展

    2022 年,为响应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《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》中“中央企业集团公司要统筹推动上市公司完整探索建立健全 ESG 体系”“推动央企控股上市公司 ESG 专业治理能力、风险管理能力不断提高”等要求,中国质量协会作为牵头机构,组织全国三十余家各行业知名企业编制并发布了《企业ESG 管理体系 要求》及《企业 ESG 评价指南》(团体标准)两项团体标准。

    2022 年 11 月,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向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(CNCA)申请,并获准成为首家依据《企业 ESG 管理体系 要求》开展 ESG 管理体系认证的机构,可向各申请组织提供 ESG 管理体系认证相关业务。

图片

    目前,除众多外资认证机构外,已有多家中资认证机构开展了 ESG 评级/评价/认证项目,如中质协、中国质量认证中心、华测检验、北京欧亚普信等业内嗅觉灵敏者目前已明确提供 ESG 项目。

    我们认为,随着 ESG 热度不断提升,企业对 ESG 认证/评级/评价的需求将会从大型上市公司,逐步扩散至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型企业。而中小型企业对认证机构的需求,也将因成本及市场关系的影响,从外资/大型认证机构,转向中小型本土认证企业,如此将有巨大的市场空间。




上一篇:注意丨一认证机构决议解散
下一篇:今天起,一批国家标准正式实施
招生热线 微信沟通